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电子邮件
   
 
 
 
网站首页 机构概况 领导活动 专题专栏 纪律审查 图片新闻 廉洁视频 资料库
当前位置: 首页> 家风传承
 
贺伟:永远的家风
来源:365bet体育在线官  发布时间:2017-09-29  浏览次数:

  常言道:不是一家人,不进一家门。想起和这个家庭结缘,总是心怀感动,无怨无悔。爱党爱军、无私奉献的家风像头顶的星空和空气无处不在,在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心里滋养、传承,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
  我的婆婆李秀莲,时常说,我们生长在这片红色的土地,虽然没经历那个血与火的战争,但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,这是个光荣使命,我们要不辱使命。

  婆婆说的斩钉截铁,她做的更是义不容辞。嫁到她家后,我才从家人及亲戚朋友那里更多地了解了婆婆。现在丈夫还时常抱怨,说小时候他们兄妹三人经常挨饿,原因是他这个妈妈太不顾家,今天不是组织“红娘组”给人上门说亲,明天就是组织乡里的妇女给当兵的纳鞋垫。每逢有途经沂南拉练的部队,她比谁走得都快,又是送鞋垫又是送慰问品,大多时候都是自掏腰包。花在拥军上的钱比花在我们身上的都多,图啥呢?

  图啥?婆婆说,图的是让部队官兵安心服役,当年他们在沂蒙大地上流血牺牲,老区人民没有忘记他们;图的是我必须对得起政府和部队授予我的“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”和新时期“沂蒙红嫂”的这个光荣称号。

  婆婆的话如一记重锤狠狠敲打了我一下,这如此朴实的话语,为何我这个教书育人的人就没有想到呢?对比婆婆,我至此才觉得我那个心底秘密的确是一种小爱!

  在婆婆的潜移默化下,我也不自觉地加入到红嫂队伍中,和她一起纳鞋垫,一起参加拥军活动,成了一对全县有名的“婆媳红嫂”。

  几十年来,我已记不清纳过几千双鞋垫,参加过多少次拥军活动,促成多少对大龄现役官兵成功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。每当回想起来,心里总是千万遍地问自己:是什么力量促使我坚持了下来?

  我的举动也羸得了周围群众的尊重,他们亲切叫我“红嫂大姐”。这个称呼沉甸甸的,但比之婆婆,我觉得还有差距。婆婆不但自己做,还教我们如何做,用她的话说:如果红嫂精神也是一种精神的话,那她就是我们家永远的家风,要代代相传下去。

  我牢记着婆婆的话。儿子上大二那年,正巧部队去他院校招收士官,我毅然说服亲朋好友把他送到部队,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

  刚开始,儿子也不太理解:我上学好好地学,干嘛让我去当兵啊?

  我微笑着说,帮妈圆梦!

  儿子又问,你以前想当过兵吗?接着自言自语了句:怪不得这些年老去拥军呢。

  儿子到部队后,娇生惯养的他哪吃惯那种苦,新鲜劲一过就开始打退堂鼓。我知道后,就经常地打电话鼓励,一次就几十块钱的电话费。有一次还很严肃地跟他谈了一次话。我说,你奶奶义务拥军四五十年,你妈也坚持了十几年,这是我们的家训。如果在你这一代身上,把家训玷污了,你对得起谁?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家人,咱们不妨来个比赛,看谁能把这家训发扬光大。

  儿子在电话那端没有说话,但我感觉这话起了作用。果真打那后,电话往家打的少了,年底一张优秀士兵的喜报寄了回来。当兵第二年,并以优异成绩考入解放年艺术学院。

  年底儿子放假回来,望着高出我大半截的儿子和他坚毅自信的目光,我欣慰地笑了。然而,更让我为之欣慰的是,儿子在部队不但锻炼了健康体魄,更锻炼了果敢作风和担当精神。就在探亲那个年底,村里一农户发生大火,引燃了周边几个柴垛,火势顺风向住户房顶蹿去,不及时扑灭,后果不堪设想,儿子发现后,大喊一声:快去救火!率先拿起农户放在门口的大扫把冲进火海,刚才站在旁边犹豫的群众一下子醒悟过来,纷纷加入救火队伍,在儿子的带领下,用了近一个小时才把大火扑灭。儿子怕死灰复燃,又蹲在火堆旁一个多小时直至确认无事时才回家,至此才觉得脸上手上火辣辣的痛,原来他的眉毛被大火烧掉了,手上也烫了四五个大潦泡,白净的小伙变成了个黑脸包公。

  事后,县里领导亲自上进行了慰问,中国文明网、瑯玡网、沂蒙晚报进行了专题报道,并被县里评为“十大见义勇为先进个人”。

  面对赞扬和荣誉,我始终告诫儿子,你所做的一切,比之先辈们还差的太远,你只是做了一个男人一名军人应该干的,路在脚下,任重道远!儿子听后,庄重地点了点头,我知道这是他对我的承诺,对爱党拥军好家风的传承。

  家风无痕,润物无声。婆婆李秀莲先后被国家民政部、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“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”光荣称号,被临沂市妇联评为“沂蒙十佳新红嫂”。我们家也先后被省妇联、省民政厅、济南军区政治部评为齐鲁心系国防最美家庭、评为山东省文明家庭、山东省关心国防最美家庭。“一枝独秀不是春,万紫千红春满园”今后我们家将继续涵养好家风,传承正能量,带领更多家庭成员爱党拥军,让“爱党爱军、勤劳勇敢、忠诚坚韧、无私奉献”的红嫂精神滋养家风建设,让爱党爱军、无私奉献的红色好家风感染影响更多人。

 
网站首页 | 网站声明
山东省纪委监察厅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:鲁ICP备05019079号
建议使用1024*768分辨率 IE6以上版本浏览